分享至手机
提升民办教师待遇 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教育问题是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的话题。据媒体报道,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林勇向大会提交《关于让民办学校教师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退休待遇的建议》,希翼国家使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待遇,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民办教师数量巨大,他们在缺乏公办学校教师的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对促进教育资源多元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民办教师的待遇问题,的确是教育领域长期以来的痛点。能否落实收入、社保和退休待遇等方面的权益,直接影响着民办教师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保障好民办教师的合法权益,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目前,全国多地已经作出了一些保护民办教师权益的举措。大致看来,有制度保障、身份认同和物质支撑等方面的做法。
比如,2018年浙江省发布的《浙江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规定,“符合规定条件的民办学校教师,可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同步建立职业年金,为教师办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民办学校,当地政府可给予适当的补助”,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办教师与事业单位里的老师享有相似的待遇。
除了政策文件上的保护,增进民办教师的身份认同也很重要。在现实中,不少民办教师收入不低,但社会舆论的某些偏见却令他们心寒,这对民办教师的尊严感和价值感有很大伤害。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4月,深圳市宝安区举行首次民办中小学教师职称证书颁发仪式,这个举措意义很大,将民办教师纳入职称评定体系,既能对其专业素养进行统一管理、提升,更是对其“正式身份”的现实认同,对消除社会上某些杂音、偏见有一定的帮助。
而且,物质支撑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比如,2018年7月,江西省规定,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课题申报、进修培训、评先评优、国际交流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按照这个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民办学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合理流动教师的教龄连续计算。
这些举措能从多方面增强民办教师的获得感、增加民办教师的收入、提升民办教师的地位,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
解决民办教师的待遇问题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要让广大民办教师免除后顾之忧、投身教育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鼓励与支撑。
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秦和:民办学校应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
(《中国经营报》记者 索寒雪)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应该同等待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秦和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南广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南广资讯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 源:南广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 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云顶娱乐yd2222网址-www.yd2222.com资讯中心 www.yd2222.com